游客发表

三明:男子不慎落入沙溪河 消防夜间救援

发帖时间:2025-04-05 13:58:40

這些不尋常的經歷,讓史諾對科學事務在政府和民間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第一手的觀察機會,也使他對官僚階層的權力與道德問題有了切身的體驗。

現實社會中,富人和窮人的關係並不總是互利共生,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社達社會,最終形成的格局是虹吸現象或馬太效應,用現在流行的詞講就是「割韭菜」。最近,在中國網路上,有一群人被批評得很厲害,他們叫做「見不得別人好,自己不努力」的酸民。

三明:男子不慎落入沙溪河 消防夜间救援

所以在中國,弱者對於強者要麼以卑微的姿態去讚美,要麼保持沉默,忍受著無情地碾壓,等待絕地反擊的那一刻。「割韭菜」還有一個孿生姐妹叫「收智商稅」,從蟻力神、鴻茅藥酒到權健火療、量子波動速讀,甚至那些非買不可的「國貨」,都可以發現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收智商稅」。我們很疑惑這樣一種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真的符合現代文明嗎?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這樣的一種畸形社會? 人心變壞是從「割韭菜」開始的 「因為有一種罪,叫你過得比我好。以上海為例,上海現存的老洋房僅有4000到5000幢,但其中95%的所有權仍然由國家所有,只有大約200-250幢老洋房是私有。」前新華社高級記者楊繼繩在其《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一書中寫道。

當然今天「割韭菜」的手法比過去更加高明和隱蔽,比如P2P圈錢、操控股市暴漲暴跌、搞複雜的股權結構等。」就連最近中國一部熱門的電視劇也將一位鳩占鵲巢的窮老太的兇狠表現得淋漓盡致。大概也是這樣的家鄉味讓我在峴港待了3天喝了5杯貢茶。

而越南的薪資比起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也偏低。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韓國的漢城也有個漢江,但我猜現在的韓國人應該想把它稱為韓江,越南人也大抵如此吧。儘管基礎建設並不好,但這些都是可以補強之處,只要政府夠給力,外資就肯進。Photo Credit:Aaron 遠眺峴港河景 Photo Credit:Aaron 峴港的車水馬龍 但是峴港讓我驚訝的不是他的現代化,現代化不足為奇,而是滿街的韓國人。

郵輪主人也十分會抓住客人的心思,船上撥放著韓國熱門歌曲,還放著新鮮水果,滿船綺蘿,載歌載舞。這裡的現代化與已經逝世的前任峴港市書記阮伯青(Nguyen Ba Thanh, 1953–2015)有莫大的關係,他任官的時候就想將峴港打造成越南的新加坡。

三明:男子不慎落入沙溪河 消防夜间救援

剛到時我就發現處於市區的飯店附近有好幾家燒烤店,跟一間標明來自台灣的貢茶。韓江的兩岸有許多世界級的酒店,作為一個後發崛起港都,峴港還有太多的開發空間讓繼來者耕耘。2018年底,韓國佔了越南出口總量的1/4,其中又以三星為主,而三星也幫助越南2018年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出口國。相對而言,韓國便是個更可以相信的朋友。

中越不比南越與北越,沒有太多的紛紛擾擾,仍是人力資源廉價便宜的地方。兩者在近代語言變革時,都揚棄了原本束縛他們語言的中文,創造了屬於自己國度的韓文與越南文,僅管仍有許多發音十分類似始祖。韓國與越南同在漢字文化圈又深受中國影響,但作為中國的邊疆,兩者都曾經是中原王朝的安東與安南都護府,與中國領土相攘卻彼此又排斥全面漢化,同樣吸收了大量的中國文化,但本身卻又有根深蒂固的地方認同。理論上來說兩者都是差不多時期進入越南市場,但如今韓國卻是強勢主流文化

Photo Credit:Aaron 遠眺峴港河景 Photo Credit:Aaron 峴港的車水馬龍 但是峴港讓我驚訝的不是他的現代化,現代化不足為奇,而是滿街的韓國人。一船的韓國女孩高聲尖叫,享受著晚上涼爽的河風。

三明:男子不慎落入沙溪河 消防夜间救援

這裡的現代化與已經逝世的前任峴港市書記阮伯青(Nguyen Ba Thanh, 1953–2015)有莫大的關係,他任官的時候就想將峴港打造成越南的新加坡。越南人不會排韓,卻會因爲排華而排台,畢竟在2014年排華暴動中許多越南人是分不清台灣與大陸的。

韓國與越南同在漢字文化圈又深受中國影響,但作為中國的邊疆,兩者都曾經是中原王朝的安東與安南都護府,與中國領土相攘卻彼此又排斥全面漢化,同樣吸收了大量的中國文化,但本身卻又有根深蒂固的地方認同。再加上許多韓人已經很熟越南,韓文歌連越南小弟都會哼兩句。Photo Credit:Aaron 遊客與當地人觀賞亞錦賽 記得游船當天好像是亞錦賽,船的外頭一直傳來越南人的歡叫聲,不遠處日航酒店的酒吧感覺也十分熱鬧,路邊有幾個喝翻的韓國女孩,也不知是真熱鬧還湊熱鬧。儘管如今的峴港離新加坡應該還有好一段距離,然而最起碼應該是有順著阮伯青的意在繼續前進。Photo Credit:Aaron 廁所的標注是英文、越文與韓文 我沒想過會在峴港遇見那麼多的韓國人,但仔細想想也不詫異。越南採用遠交近攻的方式拉攏韓國,而韓國這個新起的東北亞強權自然很容易接受這個老盟友。

Photo Credit:Aaron 峴港是越南改革開放的標誌之一 我們坐著渡輪遊著韓江時,更能夠體會到韓國人的存在。峴港也像是個韓國人的後花園,韓國冬天陰冷,越南的夏天正好補足了這塊。

剛到時我就發現處於市區的飯店附近有好幾家燒烤店,跟一間標明來自台灣的貢茶。峴港跟河內不同,路相當大條,一看就是個後進開發的城市,規劃井然有序。

其實韓國人一直在身邊出現,只是當時並沒有太注意。也有不少韓國人在排隊買貢茶。

另外,兩者都在中國衰弱的19世紀淪為外強殖民地,然後又在二次大戰面臨建國與赤化的問題,只是韓國最後分裂,而越南則全面統一。文:Aaron 編按:本文為作者2018年的越南遊記 抵達峴港時已經是日落時分,峴港機場很新,機場離市區不遠,即使是下班時間路上也沒塞車,一路很通順地就到了預訂的飯店。Photo Credit:Aaron 炒玉米 回飯店的路上發現貢茶滿滿都是人。中越不比南越與北越,沒有太多的紛紛擾擾,仍是人力資源廉價便宜的地方。

Photo Credit:Aaron 峴港日航酒店 這些年峴港大力發展觀光,越南國土方長,中越有很好、乾淨的海灘,而從峴港到會安的路上,就有許多國際級的度假酒店進駐於此,都打著海邊度假的名號招攬觀光客。如越南許多城市一樣,峴港也是沿河而生,貫穿城市的便是Han River。

峴港是中越的門戶,吸引了大量的外資。越南改革開放(Doi Moi)的時代標準企業稅是20%,鄰近的菲律賓是30%,印尼是25%,因此吸引了大量外資。

大概也是這樣的家鄉味讓我在峴港待了3天喝了5杯貢茶。理論上來說兩者都是差不多時期進入越南市場,但如今韓國卻是強勢主流文化。

在越南第一次碰到韓國人,是在前往寧平的遊覽車上所遇見的,他長得有點像《屍速列車》的馬東石,是某間韓企駐越的幹部,看起來應該是在越南待了很久,因此也會說一些越南話。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韓國的漢城也有個漢江,但我猜現在的韓國人應該想把它稱為韓江,越南人也大抵如此吧。然而經歷過越戰的越南人怎可能輕易相信美國人,更別提兩個政府意識形態完全不同,仇結未解更遑論與之合作。儘管基礎建設並不好,但這些都是可以補強之處,只要政府夠給力,外資就肯進。

Han River的中文共有兩種說法,韓江與漢江。韓江的兩岸有許多世界級的酒店,作為一個後發崛起港都,峴港還有太多的開發空間讓繼來者耕耘。

這邊貢茶的價格與台灣差不多,但以當地人的消費水準來看應該是奢侈品,畢竟海外品牌還是很有自己的魅力。後來才知道獲勝的越南隊總教練正是韓國人朴恒緒(Park Hang Seo),是韓國人幫了越南人創造了越南夢,這可不是個巧合,畢竟在韓國與越南間夾的中國男足可是爛得舉世聞名,韓國人怎麼不去幫中國人呢? Photo Credit:Aaron 在越南只要10元台幣就可以喝椰子水 我們在路邊攤點了幾個小串,我因為肚子不舒服只吃了一根熱狗跟兩串丸子,不過朋友倒是吃了不少,坐在路邊吹著涼風,聽著混雜韓文與越文的歡呼聲。

而越南的薪資比起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也偏低。兩者在近代語言變革時,都揚棄了原本束縛他們語言的中文,創造了屬於自己國度的韓文與越南文,僅管仍有許多發音十分類似始祖。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